什麼是更年期
女性的更年期是一段充滿變化的時期,常常影響了許多女性長達十年之久,但許多人對於何時算正式進入更年期存在著一些誤解。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的衛教資料,更年期的最普遍及合理年齡介於45到55歲之間,而更年期症狀可能持續長達十年,這段時間比一般人所想像的更長。
對於更年期的定義,許多人認為只有停經後才算正式進入,但實際上早在停經之前,就可能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進入了更年期的範圍。根據衛福部與日本婦產科醫師高尾美穗的資料,台灣民眾的停經年齡平均為50歲(日本則為50.5歲),然而荷爾蒙分泌在35歲左右就會逐漸減少,而在40多歲時急遽下降,因此有些人可能在停經前五年就會感受到更年期症狀等不適感。這段時期內,雌激素和黃體酮(孕酮)的不穩定將影響女性的月經週期。
更年期一般是指女性在停經前後,因卵巢功能逐漸減退至消失而經歷的過渡期。在這段時期,女性從能夠生育的階段轉向無法再生育的狀態,而停經則是這轉變的明確標誌。自然停經被定義為連續12個月沒有月經來潮,且排除其他病理原因的情況,這是因為卵巢功能的逐漸衰退所導致的生理反應。
自然停經可在40到65歲之間發生,通常在50歲前後。在此期間,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會引起身體的生理變化。大多數女性能夠平穩度過這一階段,但部分女性可能因為神經血管問題和內分泌紊亂而受到身心影響。涵蓋了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反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女性都會經歷這些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怎麼分期
- 停經前期:這階段標誌著身體開始發生生理轉變,為停經做準備。通常從大約45歲開始,有些女性甚至可能早在35歲就開始進入這個階段。在這階段,卵巢開始逐漸減少分泌雌激素和黃體素,造成排卵和月經變得不規律,生育能力也隨之下降。這段期間通常持續4至5年,有些人可能更長。隨著時間推移,激素分泌急速減少的後期1至2年間,許多人開始出現不適症狀。
- 停經後期:當連續12個月都沒有月經時,稱之為生理性停經。進入停經後期,卵巢繼續減少分泌雌激素和黃體素,雖然這些激素不一定會完全消失。這個階段可能持續10年甚至更久,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年期症狀逐漸減輕或消失。然而,隨著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減少,一些慢性健康問題逐漸浮現,例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
更年期有哪些症狀
隨著更年期的來臨,除了月經週期的變化外,可能出現多種不適症狀。根據高雄榮總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衛教資料,這些因更年期而產生的症狀被稱為更年期症候群(更年期障礙)。儘管這些症狀因人而異,但一般可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
在生理層面上,更年期可能帶來熱潮紅、盜汗、暈眩、胸悶、心悸、陰道乾澀、性交疼痛、頻尿、尿失禁、腰痠背痛、關節痛和骨質流失等症狀。
而在心理層面上,更年期可能引發焦慮不安、煩躁、情緒不穩定、失眠、憂鬱、易怒、心情低落、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這些身心症狀的產生,通常與荷爾蒙變化密切相關。例如,荷爾蒙分泌的改變會導致血管突然收縮或放鬆,進而引起體溫的突然上升,產生熱潮紅或盜汗等症狀。此外,女性荷爾蒙減少也會導致骨密度降低、關節支撐力下降,造成腰酸背痛等症狀。
台北慈濟醫院的衛教資料指出,更年期的情緒困擾會根據個人性格特質而有所不同。若患者本身易焦慮、煩躁或容易承受壓力,當更年期來臨時,荷爾蒙變化可能更容易導致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更年期的日常保養
- 減少咖啡攝取量
更年期時骨質容易流失,攝取過多咖啡因可能會加速骨質流失。
- 選擇低脂高纖飲食
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減少高脂肪及精緻澱粉的攝取,以免加速身體老化。
- 鈣質補充
更年期後需要特別注意預防骨質疏鬆,可考慮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3。
- 控制體重
隨著年齡增長,過重可能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 進行負重運動
負重運動對於保護骨質非常重要,包括快走、慢跑、球類運動、有氧舞蹈、舉重等;相對地,游泳可能效果較小,因為水的浮力會減少對骨骼的刺激。
- 定期檢查
40歲以上的女性每2年應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30歲以上有性經驗的女性則建議每3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參考資料:
健康2.0
早安健康
高雄榮總
台北慈濟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東元綜合醫院衛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