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22縣市中,已有6個縣市的65歲以上長者,換算下來,等於這6縣市中每5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與此同時,臺灣目前的人口中位數為44.4歲,明顯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很多人沒有子女,或者即使有子女,也無法奉養兩邊家族數量龐大的老化人口,形同「隱形子女」,何況現當代社會,未婚育的人口增多,老後問題其實不只是社會議題,也是個人議題。如何面對這樣的生活,有哪些事要注意,優生活幫您整理出以下四大要點,提前規劃,讓您無憂面對老後生活。

一、克服孤獨:社交和心理健康

很多人在年輕時就是「宅宅一族」除了上下班,假日哪也不去,跟同事維持「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關係,平日也沒有其他的人際往來,老後有任何身體病痛,也都沒人關心,甚至沒人發現,只能自己求醫。維持社交,有健康的人際網絡對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當志工、參與社區團體、利用社群網絡保持與親朋好友的聯繫都是相當必要的,一旦身體有異狀,他人才能第一時間發現。和不同年齡、族群的人交友,也有助於獲得新知,維持心理活力。對心理健康相當有幫助。

二、確保財務來源:財務和遺產規劃

在意識清楚時,確立遺囑和財產分配遺囑,才不會落得身後無人聞問的窘境。確定自己老後居所,問清楚各種安養機構的價格,確定自己準備的退休金足夠支付開支,不要只有模糊的概念。也要留意自己的法定繼承順位,沒有小孩的人第一順位可能是配偶,單身者可能是父母。如果都很單純,就讓家人幫忙處理即可。其次,則看看自己有沒有要特別安排,例如有特別想要照顧的人。這種狀況下,可以成立遺囑信託,讓受益人可以從信託財產獲得經濟照顧,或者用保險指定受益人來分配。牽涉到利益的身後事,在生前如果可以得到確定,對家人、親屬和朋友都是令人安心的事。

三、保持健康:維護生活水準的基石

有健康的身心是沒有子女的老年生活(甚至是老年單身生活)享受日子的重要基礎,所以定期健康檢查和預防疾病對步入中老年生活相當重要,選擇居住在方便就醫的環境也是老後生活的居住選擇要件之一。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營養充足、均衡的食物,適當的運動,都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條件之一,與此同時,擁有良好的人際社交網絡,讓自己有固定聯絡的親朋好友,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四、方便宜居:居住環境的選擇

老後的生活和年輕時,可以輕易自由自在移動的生活很不一樣,屆時可能身體的移動上會有所受限,所以要選擇購物、就醫、親友往來都方便的居住地,且社區能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環境,也能提供豐富的社交生活,就近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照護管理服務,這樣一來,既能保持獨立老後生活,又能同時享受社區的關懷與照顧。透過這些條件的考量,合適的居住環境選擇,可以提供老年人充實、有尊嚴、安全的晚年生活。

Author Ms. F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