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定義

根據農委會對有機食品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

根據各國的法律,申請合格的有機證明,才是真正的有機食品。《有機農業促進法》是我國第一部針對有機農業制定的專法,法條上的有機農業定義包含了「兩原則、三不要、四大類」。兩原則,代表有機農業施作是基於平衡和養分循環原理;三不要,是指不能使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與基因改造技術。四大類,則是指有機農業生產的產品,包含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農產品生產。

因此,符合上述定義所從事的農業生產,都可以稱為「廣義的有機農業」。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廣義的有機農業的產品,並不能直接同於法律上的有機農產品!

擁有有機認證標章  才是真正的有機

在台灣,如果商品標明「有機」貼紙,除了須事前經過行政院農委會的審查外,還要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的門檻。蔬果食品會進行嚴格把關的檢驗,等到審核皆順利通過,才能以有機農產品的名義在市面或各大通路進行銷售、販賣。

台灣現行採「第三方驗證」由農委會委託民間驗證機構執行,必須通過一套驗證基準,目前國內有機認證機構一共有十三家,有機認證標章則採雙標章制度,除了有官方「CAS台灣農產品標章」,還必須加上各家認證機構的專屬標章。進口產品則需審查合格及標示有機標示同意文件字號。要擁有雙標章,才是合格的有機產品。

通過有機認證,不代表期限是永久的。有機食品店販售的商品即使通過了有機驗證,每年仍要追蹤查驗,若是查出不合格的情況,有機認證就會被取消。每三年業者和廠商要重新請一次有機驗證,並且通過,才能一直在包裝上標註「有機」的許可。

有機食品=農藥零殘留嗎?

「有機不可能零檢出」推動有機農業多年的台灣大學園藝系名譽教授鄭正勇語氣堅定地說。他指出,隨著地球轉動,不可能阻止空氣汙染飄散各地。加上科技日新月異,檢驗極限值越來越小,農民再怎麼努力,也可能因為環境汙染而前功盡棄,反而讓有心的農民卻步,不利於有機農業的推動。

回到初衷,農委會的有機定義,其實是兼顧環保、生態永續及食品安全的管理方法,並非一味追求農產品本身的潔淨。即便是土地廣大,設置隔離帶容易的美國,仍不敢訂下零檢出的政策,而訂出「有機農業農藥殘留量為安全值的5%」的規範,鄭正勇認為,這才是符合現實可行的做法。

有機食品比較安全嗎?

有機產品是否比較營養,對於蔬果營養價值的分析結果,有機蔬果和一般蔬果的營養成分差異並不大。但以有機栽作的方式,有害的化學農藥、除草劑、抗生素等都不能使用的情況下,排除吃下這些有害物質,較為衛生安全。但食用有機食品雖然可以減少接觸農藥殘留和抗生素等機會,不過在那些已發表的文獻中還是缺乏強有力的證據說明有機食品明顯比傳統食品更有營養。有機食品相較傳統食品的健康、安全,其實仍有許多討論空間。

         

參考來源:康健

有機誌

PanSci泛科學

Ettoday

關鍵評論網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

Author

Write A Comment